——在第十五届中国民办教育家代表大会暨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汉口学院董事长 罗爱平
(2023年4月22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受邀参加“中国民办教育家代表大会暨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共同探索中国民办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民办教育思想创新、体制创新、方法创新,激发民办教育活力,推进民办教育科学发展。感谢中国民办教育家代表大会理事会对汉口学院的关心与支持,对湖北省民办教育发展的莫大鼓舞和鞭策。在此,我谨代表汉口学院董事会对中国民办教育家代表大会理事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参会代表和全国民办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本次大会的召开,正值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两会精神之际,意义深远。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高质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过去20年,中国民办大学满足了国家穷国办教育的提高毛利率的需求,从1999年10.5%发展到2020年54%,2022年达到了59%民办教育占了四分之一,没有中国的民办大学,我们的毛入学率只有45%。未来的30年,是中国民办大学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虽然获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民办高校的宏观体制建设有待完善,法律保障机制仍需加强;有些民办高校质量不高,内部治理不善,办学条件难以保障,等等。目前,我国仍然没有产生出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和声望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因此,如何建成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质量较高、声誉较好的民办大学, 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借此机会,我想围绕《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创建与思考》作一个简要的发言,讲几点我个人的认识。
(一)创建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需要建立一个办学实力雄厚、办学条件良好的民办大学。
1.高水平民办大学,需要精准确立一流人才培养目标、发展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的民办大学。正如阿什比所言,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亦步亦趋、依葫芦画瓢难以办出高水平大学,唯有精准确立办学定位才能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当前,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办学规模定位、层次定位、类型定位较为明晰,形成了统一认识,但是对于培养目标、发展目标、服务面向定位仍需进一步厘清。
一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高水平民办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学校必须首先明确的定位之一。
二是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不论世界一流大学,抑或是高水平民办大学,这一总体办学目标定位直接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高水平民办大学应坚持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矢志于建设新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既不同于传统老牌重点大学的发展模式,也不同于国外一流私立大学的发展模式,要致力于开创中国后发民办大学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三是明确学校服务面向定位。大学服务面向定位影响到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办学治校理念、科研服务领域等。
2.高水平民办大学,需要广泛开辟一定资金来源渠道的民办大学。经费投入是学校的运营之本,高水平民办大学更需要打开融资渠道,拓宽资金来源。世界一流私立大学的经费来源多元,包括研究经费、社会捐赠、学费收入、政府合同收入、校办产业等,这些经费支持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学费不应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而应通过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从国家、省级和地方三级政府争取更多资助,包括政府拨款、购买服务、奖助学金、科研奖励、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同时,服务收入应成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重要经费来源。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世界高水平私立大学的服务收入日趋增长,斯坦福大学2018年研发收入高达11.1亿美元,麻省理工学院高达17.1亿美元。此外,企业、基金会的捐赠一直都是世界高水平私立大学的主要收入来源,高水平民办大学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力,获得更多组织的认可与支持,获取更多的捐赠经费。另外,通过基金会投资获得经济回报也是高水平私立大学的经费来源之一,比如普林斯顿大学设立了投资公司,2016年投资回报达到9.34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5.3%。高水平民办大学可选择设立教育基金会,再通过基金收益和后期学校附属产业的经营收益,为学校办学提供经费保障。
(二)创建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民办大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教师的整体素质和队伍是教学质量保证的核心。所谓高水平大学,必须是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研究能力和一流的科技转化能力的综合性大学;必须要有较强的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不论是学科或者是研究能力,都必须以一流的师资为前提。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在扩招潮、引进潮等教育政策背景下,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何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师资队伍结构的配置经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新时期所有高校的共同追求。
通过各大学网站2013年度公布统计的专任教师数量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排名,分析发现,世界一流大学师生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公立学校平均为15.4:1,私立大学平均为6.2:1,教授终身制职位比例一般在60%左右,正教授比例很高,基本都超过50%,呈现出“倒三角”的形态,博士化率普遍较高均值为96.5%。在排名中较靠前的一流院校中,各类高层次学术成就的获得情况均较多,占教师比重较高,占比平均为24.25%,体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队伍在取得学术成就及行业认可上的强劲实力。结合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结构概况,对中国现有重点高校师资队伍进行比较分析:
1.生师比。根据国际一流大学生师比的调查研究得出:公立大学肩负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公共职责,往往生师比较私立大学要高。私立大学生师比之间较为接近,平均为6.2:1;公立大学的生师比同样较为接近,平均为15.4:1。国内重点高校生师比,平均为13:1,介于公立和私立大学之间,接近于公立大学。
2.博士化率。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博士化率普遍较高,平均值达到96.5%,国内重点高校的博士化率的采样均值为56%,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传统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师资队伍引进过程中,来源于世界排名前20的院校比例都在60%以上,国内各高校已经高度重视引进师资来源高校的层次。
3.教师职称结构。世界一流大学的职务结构中,正教授比例很高,大多超过50%,呈现出倒三角”的形态。国内重点大学中,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以江苏省为例,除南京大学呈现出“倒三角”的形态外,其他大学基本都呈现“正三角”的形态,但高级职称的比例2012年较2011年普遍有所提高。
4.高层次人才水平和数量。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平均为24.25%,南京大学高层次人才比率和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没有什么差别,差别主要是体现在高层次人才水平上。作为理工科的代表学校南京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比例和水平上皆有很大的差距。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国内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在教师博士化率、职称结构、高层次人才数量等方面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要充分吸收国外一流大学人才队伍建设中内外环境的营造措施,对现有的引入、晋升、薪酬体制进行优化改革,建立灵活的运行机制,为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建立起科学的软硬件环境。
(三)创建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需要拥有一批一流学科的民办大学。
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载体和依托,大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既是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增强高校内涵式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以哈佛大学为例,万分之一学科数有9个,千分之一学科数20个,同时百分之一学科数达到了100%。对于顶级高校来说,不仅有规模而且有质量。对比国内,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清华大学目前有2个排名前万分之一的学科;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各有1个排名万分之一的学科,其余高校的数据都还是0。从顶级学科数来看,国内高校和世界顶级高校之间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分别有9个和4个,国内高校还在追赶过程中。千分之一学科数也是如此,目前国内有8所高校千分之一学科数达到4个,与顶级高校间差距明显。从学科实力整体来看,国内部分大学已经基本实现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最低目标,但距离顶级大学还有很远的距离。
面对高水平学科建设的难点,中国高校需从加强学科发展规划、优化人才引育氛围、明晰学科建设标准、改善学校科研环境、创新学科发展路径等方面着手,全力打造高水平学科建设高地。
1.加强学科发展谋划,实现科学精准定位。高水平民办大学要加强对学科建设目标、重点、模式的系统谋划,以精准的学科建设目标和适宜的学科建设模式为高水平学科建设提供方向引导。一是加强学科建设定位谋划,促进各学科错位发展。二是加强学科建设重点谋划,引导部分学科率先突破。三是加强学科建设模式谋划,不断优化学科建设模式。
2.优化引才育才氛围,汇聚各类优秀人才。高水平民办大学要强化学科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引进模式与人才培育机制,以良好的氛围汇聚各类优秀人才,这将为地方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注入强大动能。一是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夯实学科发展基础。二是完善人才引进模式,有序引进高端人才。三是健全人才培育机制,提升学科队伍实力。
3.明晰学科建设标准,落实学科建设考核。高水平民办大学应健全学科建设、团队贡献和个人绩效的评价机制,以完善的学科建设考核机制激发各类主体的学科建设潜能,为高水平学科建设增添活力。一是完善学科建设自评体系,对标对表世界一流。二是健全学科团队评价机制,激发团队建设效能。三是改革教师绩效评价方式,突出学科建设贡献。另外,还应针对学科团队中不同身份教师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推进教师分类评价,着力激发每位教师的能动性。
4.改善学校科研环境,聚力产出重大成果。高水平民办大学要加大科研专项投入,不断完善学校科研模式和机制,以良好的科研环境孕育重大科研成果,为高水平学科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一是加大科研专项投入,改善科研基础条件。二是大力完善科研模式,推进团队协同创新。三是不断优化科研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5.创新学科发展路径,培育学科发展特色。高水平民办大学应坚持面向区域特色产业与重大需求,不断完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以创新学科发展路径进而培育学科发展特色,为高水平学科建设增色添彩。一是立足区域发展特色,建立特色学科体系。二是面向区域重大需求,推进学科集群发展。三是完善学科融合机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还要不断完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以设立跨学科重大科研项目、搭建跨学科发展平台、健全人事管理制度等为重点,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学科发展特色。
各位代表们,人类最大的危机是教育危机。没有精英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是我们挥之不去的情感,学校是人类永远的丰碑。我相信,随着各级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结构的更加完善;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办学、社会参与监督的民办教育发展新局面一定会出现。
最后,预祝此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与会代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